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异国的新年


  腊鼓频催,不用多时,就迎来“桃符万户”的新春了。
  早年中国人过春节,喜欢趁热闹,团年、拜年、开年,哄哄攘攘的。
  近来香港人过年大异其趣,逢年过节,一逞地往外跑,喜欢跑到山光水色或异域去玩赏,那种传统式的红火热烈,日益式微。
  相反地,我倒是在外国度过了两个饶有风味的新历新年。一年在爱荷华,一年在纽约。
  八四年是在爱荷华度过,主持“国际写作计划”的聂华苓,早打来了电话,道了“新年快乐”。
  对于置身异域的孤独的游子,这一声祝贺倾满关注,使我感到打从心里的慰安和熨贴。
  这一天晚上,她还招呼了一批台湾留学生、大陆留学生到她家里聚餐,欢度元旦,使不少寒窗下孤对明月的游子,感到一种久违的家庭式的温暖。
  后来到了纽约。
  大除夕,一个人穿得厚厚实实的,迎着飘洒的冷雨,特地跑到时代广场去看大苹果。
  时代广场在四十二街和百老汇大道之间。
  平时车水马龙,那一天所有汽车均须改道,只见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
  放射灯将方圆数百码照得如同白昼,街道的食肆和酒吧,门庭若市。有些人干脆买了一瓶大香槟。白酒或威士忌,外加一胶袋芝士饼、花生米,跑到街上去吃喝。
  时代广场的时钟到十二字,大苹果爆开了,广场一片欢呼。
  在场的人,不分男女老少、肤色,互相拥抱亲吻。
  有些人从挎包里取出酒,分甘同好。
  有些更带来录音机,开足喇叭,播放的士高音乐。
  现场举行PARTY,邀请在场的人参加,手舞足蹈。
  露天PARTY直开到通宵达旦,人们才拖着乐极而疲的身子返去。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