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临风落涕悼英灵


  事情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即使从我的孩童时期,于亲人口中听说这件事,感到震惊与震慑了自己幼小的心灵开始,也已经有四十多年了。
  那个时代,我的亲人长辈中,连续发生了如此悲壮的事迹,我不大清楚事情的始末,曾经努力打听,直到今天,仍是我不甚了了的长时间的“未了情”。
  这些事情,长期的激励着我,并且使我十分悲伤,内心又十分不安;我感到惭愧,没有尽我这个后辈应尽的,至少是道义上的责任。
  前不久,在北京的友人给我捎来一本由北京泰国归侨联谊会编辑、中国北京华侨出版公司出版的《泰国归侨英魂录》。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翻阅着一篇篇归侨先行者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献身的那些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
  其中有几位还是我敬爱的老师的亲爱的校友、学长。我为他们的遭遇和离去感到悲痛;也为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的正义事业、美好的未来献出宝贵的生命,而感到光荣和敬仰。
  更由此,也不禁勾起我追忆我的亲人,我的姨妈、姨父、舅舅们,在那逝去的动荡的年代,惨痛的历史……
  我的内心感到忐忑不安和难以抑制的凄楚。我两眼噙着热泪,拿起笔写下我心中的悲痛。我默默地祷告、呼唤着:
  亲爱的二姨妈、二姨父、舅舅:望你们在天之灵,原谅我吧!在《泰国归侨英魂录》这本书准备出版之前,有关友人曾向我提出,要我提供有关你们的生活和斗争的一些资料,可惜,当时我无法从愿和办到。
  这是我一生中感到十分遗憾的一件事。因为,直到今天,对于你们的一些事迹,我的确知道得太少;听说过,也只是一些片断。
  在我稚龄的时候,从长辈们的谈论中,陆续听到一些。当年,我还幼稚,总是似懂非懂,感到哀伤又新奇。
  成长之后,我曾有一个期望,很想多去了解你们当年一些更详细的情况。而我们的长辈们,又好象有所顾虑,怕我们知道得太多,会发生不测的事,而有意不告诉我们。
  多么悲哀!这样的一些顾虑!后来,因为我一直居住在海外,更由于环境和种种原因的限制,使我无法进一步去探询和搜集更多的有关资料。
  时间年复一年的过去,我的心愿还不能完成。直到中泰正式建交以后,我曾经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但是,那里直系的亲人,都已经相继去世了,我简直不晓得该到哪里去打听,向谁打听。
  这样,我探索计划便无法顺利进行。那一次,我因为事务羁身,不能多作逗留;隔天,便匆匆赶回泰国,以致未能如愿。
  但是,我有一个信念,总有一天,我会再回到故乡,一定想办法沿着你们的脚印,去探询,去寻找你们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现在,《泰国归侨英魂录》已经面世了。我难以形容我内心的歉疚和心情的沉重,我还没有来得及将你们的英雄事迹,寄给编辑委员会,你们的英名,也没有记录在《英魂录》里面,但你们为国家为人民的革命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将永远,永远地活在你们后辈的心中,和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心中;你们悲壮的事迹,我想,终有一天将会记录在《英魂录》的续集中。
  我的外祖父在故乡,原是务农为生的,后南来泰国。经过十几年的奋斗,艰辛创业,终能在内地开创了一家规模较小的碾米厂(火砻),经济情况还算不错。那时他们老一辈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多赚点钱,供儿女们念书,受高等教育,将来为国家社会做点好事,同时也可光宗耀祖。
  外祖父是澄海隆城乡人,那时,二姨妈张声玉和舅舅张天峰姊弟俩在家乡和县里读书。澄海在潮汕是一个濒海的县份,原是一个富庶的鱼米之乡,但是那时候却是人穷地贫。因为中国连年征战,连年饥荒,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所以沿海一带的人,相率逃亡海外谋生。故此,澄海成为粤闽一带的人漂洋过海的重要码头之一,也是重要侨乡。
  因为民穷和当地暴政的压迫剥削,这里的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也与其他地区的知识分子一样,积极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封建帝制,和建立共和的民主革命;二十年代,又积极参加国共合作,反对军阀的大革命运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南昌起义部队,转移到了粤东潮汕和梅县地区,革命的种籽,却也在这里生根发芽了。
  三十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又进占中国的东北、华北领土,更激起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浪潮,也更激起了潮汕地区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纷纷投入抗日救亡的运动。
  好学热情的姨妈和舅舅,在校学习和后来在教学的岗位上,都积极参加了当时如火如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姨妈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学友张福海。后来他们俩由于志向相同,相爱而结合。本来,象这样的婚姻生活,照理应该过得很惬意,很美满的。
  可是他们生在乱世动荡的年代,为了解脱广大人民的痛苦,和追求一个更高的目标和理想,他们心中的烈火在燃烧;后来,便毫无顾虑地投入革命的浪潮中……
  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甘冒生命的危险,把个人的幸福搁在一旁,为革命奔劳。为了避免被捕,总是东藏西躲,改名换姓,三位亲人,竟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
  有好几次,外祖父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特地从泰国赶回中国故乡,原准备把他们全部带到泰国来,可怜他老人家前后去了几次,带走了二姨妈,却溜了舅舅。找来了舅舅,又溜了二姨妈。
  后来,他们虽终于被迫先后来到泰国,可是,人在泰国而心系中国,姨父不久就先提早回国,他们也不顾父母的劝告和当时国内时局的紧张,还是先后离开泰国,重投故乡的怀抱,继续肩负未了的工作。
  时代的洪流在滚滚奔腾前进,但作为生活在大时代的平平凡凡的人,却经历着社会带给他们的各种历史的酸甜苦辣的痕迹,走着不同的曲折艰辛的道路。
  我曾听到家中老人讲过关于舅舅的一个故事。这是一个既痛苦又悲哀的“故事”;也是我沉重回忆的一部分……
  在舅舅只有六、七岁的时候,家里便替他养了一个比他大两岁的童养媳。年幼无知的舅舅,心中一直只是把她当成自己的姊姊看待。后来,舅舅长大了,他接受新文化教育,在进步思想的熏染下,心态起了很大的变化。他不同意家有童养媳。
  舅舅十八岁的那一年,有一天,家里张灯结彩,安排给他完婚。长辈们兴高采烈,都以为从此能完成一桩心事,吉时一到,就把他推入洞房。家人知道舅舅一定有异议,因此小心地把房门反锁了。
  可是,这欢乐的气氛,并没有冲淡双眉紧蹙的舅舅心中的忧闷。洞房中,他感到无比的压抑和窒息。他很不愿意顺从这个他千方百计反对的封建恶俗,却终于成为可怕的现实,并落在他自己的身上。他不愿作为这个社会的牺牲品。他要破除封建的旧习俗,冲破封建的牢门。
  虽然,他可怜这个比他大两岁,与他朝夕相处的“姐姐”,但,他决不可能把她作为妻子一样的来爱她。
  面对着“新娘子”,他心中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想解释。但,他能说些什么呢?她能理解吗?也许。她正在想,这是她的命,祈望自己能嫁给一个好郎君,有这样一个十年一起长大的丈夫,她应该很满意的……
  所以他相信,他的这些解释和想法,都是多余的,不会被谅解的!
  夜色,凉如水,月光有些冷森森……
  那一夜,他坐在冷冷的木漆椅上,怀着一种沉默、酸楚、歉疚的心情和目光,呆呆地凝视那坐在床上忧伤掉泪的新娘子。
  第二天,舅舅离开了家,便一直没有回去,他继续求学,直到执教、参加革命,终至遭受敌对方面的逮捕。
  据说,当年他受严刑逼供;但,他宁死不屈,后被关进汕头市市郊的石炮台监狱。
  那位只有名份的舅妈,只能在最后允许探监的时候,在狱里跟舅舅见最后一面。就在一天破晓之前,刽子手便把他带出枪决!年纪轻轻的舅舅,便殉难了!
  舅舅原名:张天峰,乳名“炎”,就义时,怕牵连家属,故报为“张天爵”。
  舅舅不想毁掉这个女人——他心目中的“姐姐”,名份上的“新娘子”,我的舅妈。
  这个受尽封建思想所毒害的可怜的女性!从“洞房花烛夜”起,直到舅舅就义之后,便为他守了一辈子寡!
  我的二姨妈也和舅舅一样,当年宁愿远离父母,抛开在泰国安逸的生活,万里迢迢地逃回中国,冒着生命的危险,继续参加革命工作。她认为:作为那时代个人的命运,是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的。
  离泰前,她为了逃避外祖父追她回家,曾经躲在曼谷黄桥一家织布厂,当过临时工人。
  舅舅的死,虽给她带来很大的刺激和悲哀伤痛的回忆;但她尚能强抑住个人的悲伤,不因舅舅的死难而动摇,仍坚守着原有的革命意志,愿自己的生命爆发出更大的火花!
  她,依然随着时代的巨流向前冲浪,沉浸在那份执着的理想追求之中。她满怀激情,投奔祖国。
  后来,姨妈、姨父他们俩都被列入黑名单,受到追缉。他们隐名埋姓,行踪不定。有次,因姨父的外婆病重,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俩悄悄地潜回探病,不幸行踪被发现而遭告密。
  深夜里,当人们还在酣睡的时候,忽然传来阵阵的急骤的脚步声;一会儿,整个屋子都被包围起来了,姨妈他们已惊觉到形势的严重。在关键和危急的时刻,姨妈、姨父奋不顾身,迅速沿着竹梯攀上屋顶,不料与从外面爬上屋来的敌人相遇,双方便开枪对打起来。经过激烈的战斗,终因寡不敌众,无法突围,姨父当场中弹牺牲了。
  二姨妈大腿负伤,被捉关了起来。事后,姨父的尸体被敌人抬到樟林路“示众”,野蛮的敌人,狠心地从他身上踩过,并再踢了一脚。
  姨妈在被扣压期间,敌人曾软硬兼施,许以一切条件,说只要她肯供出同党们的行踪和藏匿的地方,便可获赦和替她洗脱一切的“罪状”。这一切,都被姨妈严辞拒绝了。她显示出一位革命者忘我的献身精神。
  在一个阴霾四布的早上,二姨被押出执行死刑,她,临死不屈,向群众讲了几句激昂慷慨的话之后,便从容就义。
  二姨妈原名张声玉,就义时报为张淑芳。
  我的姨妈,一个风华正茂的女性,就这样壮烈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敌人在狞笑,周围的群众却敢怒而不敢言,同时又交织着对烈士的敬仰、同情和悲痛……
  亲爱的姨妈,姨父,舅舅!
  如今,让我——你们的后辈,一辈子深深的怀念你们——一代烈士们。
  现在,在中国,在故乡,你们已经被追认为烈士了,你们的精神不死,你们将永远永远地活在我们的心中!……
                  (1990年8月10日)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