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08


  同样是听见一声枪响,在贝鲁特的人会立
  刻扑倒,在纽约哈林区的人会弯下腰去;在夏
  威夷的人,足怕会东张西望,以为是什么车子
  爆了胎。


忧患意识

  当我十三岁那年的寒假,有一天跟朋友去爬阳明山,回家才吃过晚饭,家里就失了大火,瞬时火舌冲出屋顶,当救人队赶到时,己经烧成平地,唯有几根焦黑的房柱,立在颓记的断垣间。
  逃出火场的我,眉毛都已经烧掉,呆立在人群间,却发现手上还摸着一样东西,原来是白天从阳明山摘回的小橘子。
  二十多年来,那失人的一幕,总在我眼前浮现,仿佛昨天才发生的一般清晰,甚至连那天在阳明山的种种,也历历如新。
  我常想,如果没有失火,那一天不过是我人生中的一日而已,平凡得不可能进入记忆,问题是:为什么晚上发生火灾。却能使我把白天的事情,也能铭记不忘。痛苦的打击,难道能把许多已经淡化的东西,再梁上一层深重的色彩吗?
  从这一点出发,我渐渐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发现参加联考之前几个月准备的东西,即使不再温习,也可能维持记忆到考试。偏偏在放榜录取之后,几乎没有几天就遗忘了大半。可见在脑海贮存资料,是分为第一、二、三等不同优先的。当我遭遇失火的灾变时,原本列为不重要资料的日间记忆,立刻被移入人第一优先。同样地,当考试放榜之后,那原本最重要的资料,又可能被移了出来、
  记得当我头一年回国时,你的母亲在信中告诉我,每天晚上你必定像我一样检查门窗,夜里楼下有一点异响,你也会立刻注意到,好像听觉突然变得敏锐了。
  你的听力真是增加了吗?答案当然不是。而是你增加了关心的程度,你care(关心)你alert(警醒),甚至可以讲:你有了忧患意识!
  什么是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所涵括的真是太广了!往大处想,可以是人民对国家、社会、时局变迁的担忧;往小处看,可以是学生对考试的担心、居民对窃盗的警戒。总归,凡是认为环境与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而有所警醒,都可以称为有忧患意识。
  然而,忧患意识却也能使涣散的人心振作起来,使淡忘的记忆清晰起来,使迟钝的感觉敏锐起来。当我们细细观察时,可以明显地看出有忧患意识与缺乏忧患意识人的差异。譬如同样是听见一声枪响,在贝鲁特的人,会立刻扑倒;在纽约哈林区的人会弯下腰去;至于在夏威夷,人们只怕会东张西望,以为是什么车子爆了胎。这种表现的差异,就是因为前者有忧患意识。
  你或许要问,我说这么一大番道理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答案很简单:
  我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能对许多事情具有忧患意识。你应该开始关心环境污染的问题、国家施政的方针、世界局势的变化,更应该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忧患意识,考虑到未来求学的方向,乃至人生的目标。也可以说:你要把自己放大这个世界的大环境中,而不再一切等父母师长的安排。
  你会发觉,当体育忧患意识之后,许多潜力都能获得发挥,你也能看得更深、更广,且计划得更长远!
  名画法家曹秋圃先生,十余岁就教人写
  字,但是三十二岁才自觉不足,而真正下功夫练字。


重新来过

  我常觉得你不是不够聪明,而是不够傻,今天莱丽叶音乐院艾司纳(Leonard Eisner)教授对你演奏的评语,即印证了我的话。
  艾司纳教授说,他发现体有非常好的音感和记忆力,什么曲调只要听一遍,就能模仿得很像,但是你却不在乐理上用功,所以若没有老师的指点,拿到一本深的乐谱,常不知如何下手。他又批评,你似乎不爱弹巴哈(Bach)和莫扎特(Mozart)这些作曲家的古典乐曲,而偏爱抒情和浪漫的东西,却又常不老老实实地照谱弹,而加上太多自己的见解。对于伟大的钢琴家,那或许是可以的,但对你而言,那却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最后,他下的评语是:你弹得很好,但是不够用功!
  这句话或许是你一时不能了解的,因为同样的评语,也曾发生在我身上,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我才真正知道它的涵义。
  记得我在大二修篆刻,王壮为教授看着我草草交差的功课时,一面为我修改,一面感慨地说:“你刻得不错,就是不够用功!”
  当时我很纳闷,心想:既然说我刻得不错,又为什么要批评我不够用功呢?
  第二年,当我在美术系画廊展出作品时,王老师看到我所画的“桃花源”图,笑着说:“桃花林”画的感觉很好,问题是,那枝子属不属于桃树呢?
  我又心想:既然知道是桃花林,又说画得好,为什么还评论我的桃枝不对呢?
  又过了几年,我在新公园开第一次国画个展,王老师莅临会场,在看我一幅有长题的作品时,频频点头地说:“字写得很好,但是练得不够!”
  前后连续三次,他几乎讲的是同一类的活,我终于了解那话中的意思。也就是说我的聪明确实可以创作出看来不差的东西,但是也由于过度倚仗聪明,缺乏平实的努力,使展现出来的作品,骨子里不够坚实。就像是在那篆刻之中,刀落得满洒,丰神也不差,但是因为技巧不够熟练,而“刀法”欠佳。在那桃花源作品之中,气氛构图都不错,却因疏于观察,而把握不住桃树的特色和精神。至于书法,看来不错的行草,实际却因为临帖的不足,以致笔画顺序不合章法。
  这也使我记起大学毕业不久,有一次参加在台北武昌街精工画廊的一项当代名家画展。要知道,那已经是名家展,包括了张大千、黄君壁、林玉山等大师,而我居然能在被邀请之别,且不沾沾自喜。但是就在这时候,也参展的张德文教授,在看不我的作品之后,赞赏地说:“画得真不错!”并指着画上的远山松树:“还是你过去画的样子。”
  张教授的这句话也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回家之后不断地想,“还是过去画的样子”,是说那已经成为我的风格特色?抑或表示我没有新的突破?
  我开始了解,由于自己在大学时的作品就已经被历史博物馆送去亚细亚现代美展,而毕业的第二年就“应邀”全国美展,靠着聪明得来的虚名,使我在自满中不知反省,结果连基础都有问题,居然还不自知。
  同年,我在一篇介绍书法名师曹秋圃先生的文章上,看到“曹秋圃十八岁就教人写字,但是三十二岁才自觉不足,而真正下功大练字”。又在与林玉山教授的谈话中,知道他二十二岁从日本留学三年归国,开始担任两个书画社的指导老师,井因连续获奖,在二十六岁获得台展“免审查”的殊荣之后,自觉不足,而结束家里的业务,再去日本京都深造。
  不久之后,我也辞去了中视的工作,来美国留学。因为我知道自己不足,而在国内的得意,与四周的掌声,却使我难以自省。
  而今天,我的孩子居然犯了跟我同样的毛病。其实这是我早觉察到的,譬如我听你弹琴,初学一首曲子,往往觉得感性不差,但是当你真正熟练之后,在那十指齐飞、眩人眼目的技巧之外,内容却变得贫乏。
  我每每在你演奏会中,大家高呼Bravo时,看到你面有得色,也回想到自己的大学时代。所以常对你说:你是“山中无元大木、小草也为尊”,实际跟大师相比,可能连一个小节都听得出差异。
  也就因此,我曾提出俄商钢琴大师哈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的演奏和你讨论,发现高龄八十多岁的他,直挺挺地坐着,十指似乎轻松地搭在琴键上,面部和身体的表情不多,指下却流动出如此紧密、情晰而合蕴无穷的琴音。说实在话,他所弹的曲子,许多都是你早就练过的,问题是:他在同样的琴键和音符中,却说出了那么多微妙的东西。他快速的音阶如果表现得像是一颗颗圆熟完美的葡萄,你所表现的却可能有葡萄果酱之嫌。
  年轻人!我相信艾司纳教授对你的感觉,就像是我看到一个已经学画十年,又来拜师的学生,面有得色地展开他巨幅的作品,在看来云烟爱魂、气热磅磷的画面中,却发现他连树枝都画不好的惋惜。
  站定脚步!从头开始!你会发现在那华丽的音符,和看来娴熟的技巧之后,还有大多不知道的东西。当你退回起点,沿着以前走过的路再行一遍的时候,会发现那路边有许多珍宝,是你过去只愿一味向前冲,而不知拾取的。于是同样的路,你再走到今天同样的位置,却可能已经是极为富有的人。
  所以我说:你现在需要的不是聪明,而是那甘愿重新来过的傻劲!
  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这么一个堡垒。在
  人生的战场上,他可以一站一站地败退,但是
  到那最后的堡垒时。就算下面仍有退路,他也
  要坚决地与那堡垒共存亡。


最后的堡垒

  昨天晚上菲司来上课的时候,又是“空手到”,连半张作业也缴不出来。而且在我为别的学生改作业时,她还不断打呵欠,真是失礼极了!但是下课的时候,她却对我讲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使我一扫心中的不快。
  她说:“自从到房地产公司做事,每天一大早就开车带着客户看房子,往往要忙到天黑,回家还得整理房地产的资料,实在是精疲力竭,没有能力继续学画。可是想想,如果把这已经从事了四五年的唯一嗜好放弃,我的人生还有什么呢?所以告诉自己,无论多忙多累,绝不停止学画,就算拿不出作业,看看别人的也好!”
  这使我想起末代文词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里的一段话,当时北方的金人侵入中国,宋室南渡,兵荒马乱之际,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突然奉命独自到湖州去上任,临行时李清照问她的丈夫,如果情势不好该怎么办?赵明诚回答:“跟着大家逃难,非不得已的时候,先抛弃辎重,其次丢掉衣被,再其次将画籍卷轴放弃,甚至古器物也可以扔,唯有所谓宗器,绝不能失去,宁可自己背着、抱着,与身共存亡!”
  每当我看到这一段,都觉得赵明诚未免有大男人沙文主义,把收藏看得比妻子的命还重要。但是又想,如果换成赵明诚本人,恐怕也会采取同样的抉择。这是因为在他的心中,“宗器”是绝对不可失去的东西。仿佛作战时,在许多军人的心里,都有自己最后的堡垒,他们可以一站一站地败返,但是到最后的堡垒时,就算下面仍有退路,也坚决地与那堡垒共存亡。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这么一件宝物,或这么一个堡垒,在平常或许并不显明,唯有紧要的关头,才突出它无可动摇的地位。
  在你的心中,可有这么一处?永远维护着、固守着、绝不退让?
  快乐的条件,非但不是无忧无虑,而且可
  能是有忧有虑!快乐是要付代价的!要被爱,
  更要去爱;要获得,更得付出!


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无忧无虑、没有负担!”
  这是你给我的答案。但是我却要说。
  “快乐很可能正是在有忧有虑、有负担之间所能享有的一种欣悦,如果真无忧无虑,只怕反不知什么是快乐了!”
  记得我在你的这个年龄,常看着大学生,心想要是我进入大学之后,没有了大专联考的压力,该多快乐!但是既成了大学生,又羡慕踏人社会的人,想他们不用应付功课、考试,该多愉乐!而在自己真正进入社会,又想如果能每日不用固定上下班,该多快乐!可是来美之后,学校的课不多,大半的时间可以由我自己支配,要怎么睡都成,却发现因为闲而发慌。直至找到研究的目标,才觉得快乐。
  所以我也常想“快乐是什么?”我认为快乐就像安宁的感觉,如果把我们放在完全隔音的房间里,一点声音都没有,我们不见得会感觉宁静,甚至因为从体内会有一种嗡嗡的声音进入脑海,而感觉得发慌。反倒是置身林野之间,鸟语、虫鸣、竹韵、松涛不断地流入耳际,能给予我们宁静的感觉。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点让我们费心的东西部没有,固然会有短暂的快乐,接着都可能手足无措,发觉生活失去了重心。
  这又使我想起,或许可以用“爱”的道理来解释。
  当我们小的时候,觉得快乐就是被爱、被呵护、被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年长之后,却渐渐发觉,快乐是要“去爱”,所以会去养小动物,明明知道他们不懂,却对着宠物讲话。我们更会去爱子女,明明知道他们回报的,与父母付出的不成比例,却一厢情愿地爱。甚至当子女成家之后,年老的父母还是为他们操心。至于没有子女的人,则可能参加许多公益活动,照顾残障、孤老,乃至保护野生动物。
  看那些抱着孩子跑医院的父母,和每天睡晚赶早,忙着公益事业的人,谁说他们无忧无虑?谁又能说他们不快乐呢?
  有人研究什么是最快乐的工作。结论是能够从头到尾都参与的工作,譬如你自己盖一个房子,从设计、选料、施工到装演,当房子终于落成的时候,便是最快乐的时刻。
  又譬如你接到公司交下来的一个工作,从构思、人事安排、联系运作,到验收结果、达成目标,看着由元到有,是最快乐的。
  同样地,由孩子的诞生、哺育、教养、到长大成人,成家立业,那付出无数心血的父母也是最快乐的。
  可是你想想,盖房子时设计、选料、施工、装演;工作的构思、人事、推展;乃至孩子的哺育、教导,哪一样是不令我们操心,而没有负担的呢?
  从以上这些点归纳起来,你应该知道。
  快乐是要付代价的!要被爱,更要去爱;要获得,更得付出。快乐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先建立目标,井完成它。而就本这完成的过程中,在那忧心与释怀、走人困境与突破万难之间,我们享有了真正的快乐。
  快乐就是完成理想、完成生命;就是由无到有的创造;从这一站到下一站的旅程。
  快乐也就是积极的生活!
  如果举重的人压伤了脊柱,赛跑的人拉伤
  了肌肉,投球的人扭坏了手肘……


体能与技巧

  你对我抱怨地说,虽然练了一个暑假的篮球,却在比赛时打不了多久就累不可支,似乎体力不如人。
  我想这固然显示你的体力较差,但也可能表示你的技术有问题。
  因为体育活动除了是体能的活动之外,更包含了技巧与智慧,如同用杠杆和滑轮举东西,当你使用恰当的工具,能有所谓“四两拨千斤”的功能。也就因此,当我们练网球时,第一件要学的是握拍的方法和手臂的屈直,如果起步的基本动作不对,不但球打不好,而且可能伤到身体。相反地,当你使力的方法正确时,则能以较少的力气,击出较佳的球。
  记得今年暑假,我有一次跟朋友去游泳,我游的是多年前自己练出来的蛙式,虽然在岸上的体力绝不比同行的朋友差,可是在水中,不但游得不如他快,而且游不久就累了。朋友笑问我,为什么每次拨水时手臂都不伸开,又不拔到底,看来十分忙碌而滑稽。我想这应该是我容易累的原因。我以为手动得快,就能游得快,岂知用出去的力量,多半都被自己匆忙而不完整的动作抵消了。
  这也使我想起刚进中视报新闻的情况,许多人都批评我播得太快。给人上不来气的感觉。但是当我播久了之后,虽然速度丝毫未减,予人的感觉却从容而游刃有余了。这主要是因为我把快慢的节奏掌握得好,便能快的句子,瞬间带过,碰到重要的字眼,又能放慢速度,使观众听得特别清楚。加上脸部表情的自然,和其中恰当的顿挫,所以原本很快的速度,反而让人觉得从容。
  同样地,当我像你这个年岁,也不擅于打篮球。每次比赛,抢球时猛跳,却因为抓不准时间,而总是抢不到;截球时,又双手乱舞,想以密不透风的动作拦阻对方传球,碰到差的对手固然有效,遇见高手却毫无用处,最后往往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而先行退场。
  其实这种运动技巧的问题,不仅发生在初学者的身上,许多资深,甚至已经脐身顶峰的选手也可能遇到,譬如华裔溜冰好手,被称为中国搪瓷娃娃的陈婷婷,就因为使用肌肉位置的不当,而再三遭遇到挫折。
  运动应该是刚柔并济的,如果举重的人压伤了脊柱,赛跑的人拉伤了肌肉,投球的人扭坏了手肘,不是由于他们过度练习,就是有了技术上的错误。因此,当拳击赛时,有一方已显然不力,虽未倒地,裁判也会判定比赛结束:当医学界发现少棒选手投变化球,可能有碍手肘的健康发育时,更会建议禁止小选手练习变化球。
  运动的精神,是达到体能的极致,并发挥身体的最大潜能,而非不自量力地硬拼。所以当你觉得体能不济的时候,应该以渐进的方式提升,而不要勉强。更应该检讨一下,是不是在基本的技巧上出了问题,而非逞一时之勇。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