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石头三记


   
地震不倒的东西塔

  置身泉州,石头成了旅游人士的亲邻——几乎人走到哪里,石头便在你的足下伸展,在你眼帘中闪现。
  道路是石头铺砌的,房屋是石头建造的,名胜、古迹是先人在石头上镌刻上的艺术。
  在泉州,一定要去看东西塔。
  东西塔是泉州的标志,也是泉州的骄傲。
  这两座塔,也是石建的。
  东西塔,分别屹立在开元寺的左右两侧,在泉州,第一个瞩目的,也是这两座塔。
  这两座塔原本是木建的,东塔又称镇国塔,建于公元八六五年,但其后两百年间,曾二次遭焚毁,后于公元一二三八年改建成石塔,高五层,全高四十八公尺二寸四分。
  西塔又称仁寿塔,建于公元九一六年,最初也是木建的,其后六十年间也曾遭两次焚毁,于公元一二二八年改建为石塔,高五层,全高四十四公尺零六分。
  东西塔为仿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建筑。西塔全用巨大的花岗石砌造的。塔心为实心体,以横梁斗拱连结外壁,以保持重心。它们之不同于一般古塔,是全用石构体现木构建筑的做法,在建筑史上是罕见的。两塔的每面有浮雕二幅,两塔共有一百六十幅,均是宋代的雕作:有圆眼怒睁的金刚,有凶神恶煞的罗汉,有仪表庄重的天神,有赳赳武夫,形态迥异,线条粗朴、优美。
  塔基雕刻有释迦牟尼三十九幅连环图故事,也是浮雕中的精品。
  东西塔自改用石建后,七百多年虽经风历劫,屹立不倒。三百八十多年前泉州湾发生一场像唐山大地震级数一样的地震,东西塔竟岿然不动,安如山!
   
姑嫂塔的故事

  石头是沉默的,也是坚毅的。
  泉州的石头,却特别多情。因此传诵着许多关于石头的故事。
  泉州石狮镇、塔石村,有一座石塔。
  这座石塔叫姑嫂塔。
  姑嫂塔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又称万寿塔或关镇塔。
  塔为八角五层楼阁建筑,高二十一米,底座宽二十米。上面可以点灯。
  塔建在宝盖山之巅,宋代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因此,姑嫂塔可起航标作用。
  姑嫂塔与香港的望夫石一样,同样流传着一段思夫不成便成仁的故事。
  传说早年闽南闹饥荒,苛捐杂税不绝,一位新婚不久的青年,只好告别妻子和妹妹,远涉重洋去讨生活。
  临别,妻子用一块绣着“唐山”的手帕,包着一撮故乡土和几颗相思豆给青年人捎上,相约三年后重会。行前妻子奉上茶一杯,有山歌为证:
  
  “十指尖尖捧一杯,问君此去何时回?
  路边野花君莫采,惦念家中一枝花(妻唱)。”
  “双手接过茶一杯,三年为期把家回。
  贤妻待我情意深,永记家中一枝花(夫唱)。”

  但是三年一晃而过,姑嫂两人每日跑到宝盖山顶,垒石伫望大海,盼望亲人归来。只见波光帆影依然,人去渺如黄鹤。最后姑嫂终至忧愁卒在山巅上,后人便建姑嫂塔以为纪念。
  古人咏叹道:
  
  “峥嵘石塔对晴昏,姑嫂何年洒泪痕?
  沧海难填精卫恨,荒山长化杜鹃魂。”

   
洛阳石桥

  泉州多石,石桥早已闻名天下,最著名的是位于泉州、惠安交界处的洛阳桥。这道桥建于宋代皇佑五年,至宋代嘉佑四年竣工。
  洛阳桥是用花岗石建筑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沿海第一座的跨江石桥。古代洛阳江的万安渡,“水阔万里”、“深不可测”,要在其上建桥,谈何容易。
  宋仁宗时,泉州大守蔡襄,因老百姓修桥呼声急切,便立心建造大桥。
  洛阳桥全是用条石铺砌,由于洛阳江水深流急,为了使桥墩石与石之间坚牢不倒,蔡襄独创了“种蛎固基法”。
  蔡襄弃传统的铁鼓络石纵缝的办法在石缝养殖牡蛎,利用牡蛎硬壳使桥基联串和加固,所谓“种蛎于础以为固”是也。
  关于蔡襄建桥,泉州民间流传不少故事。其一是建桥开工,因水流湍急,无法奠定桥基。
  某日蔡襄忽发一梦,观音大士向他暗示派人下海向龙王求吉日。蔡襄梦醒,顺口喊道:“谁人下得海?”忽见一人站出应声道:“我叫夏得海。”
  蔡襄派他下海见龙王。夏得海一下海,便被巨浪卷走,不久有人发现夏得海在退潮时倒在沙滩上,怀中有一个“醋”字。蔡襄拆而解之,是廿一日酉时,果然那一天奠基十分顺利。
  洛阳桥长八百三十四公尺。共有桥墩什七座,石塔四座,中亭存宋、明、清石碑十三方。
  浮雕石像栩栩如生,桥南蔡襄祠内的《万安桥碑记》,书法雄奇道丽,为历代所推许。
  宋代王十朋游洛阳,更有“北望中原万里遥,南来喜见洛阳桥”之句流传至今。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