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春节两题


  每年春节,对于孩提时代乡间的农历年,都有无限的回味和眷顾,那是渺远而又历历在目的印记,二十多年那么久远,但又那么地魂牵梦绕!那是在群山包围之中的一个谷地,像与文明疏离的山村,大都是茅草混和泥浆搭成的小平屋,偶尔也有几座有点气派的红砖屋——俗称侨屋(侨眷的住宅)。
  虽然这样,明媚的春色春光却没有被隔离在山村之外,春节气氛在这个山村是平和而浓藐的。岁末,山村的长老或民校教师便纷纷为村民写春联、挥春,家家的门户都贴上吉利的春联,大门也贴上一对雄风赳赳的门神,内屋房门大都贴有大头胖娃娃年画,窗门则糊上红色剪纸。内内外外布置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人们的心情也是暖暖烘烘的。
  山村的儿童平常大都是“赤脚仙”,姑娘也是朴素无华的。为人父母的老早便纳了新鞋,缝了新衣。等待年初一抖出来,将孩子刻意打扮一番,穿上新衣新鞋,戴上红舌帽,姑娘也穿上花衣裳,她们还将预早从卖货郎买到的“盒仔粉”、红头绳翻出来,扎起一条油亮乌黑的辫子,在脸上扑了粉,端的是标致极了!
  大年初一,随着哗哗辟辟的鞭炮声,人们便在一片善祷善颂声中互相拜年,祝贺新的一年的莅临。
  对于山村的节日,是有很纤称的思绪。自从来到这个海岛后,那个谧静的山村,只有在记忆之河去寻觅了。
  可是,大前年,又在另一个山村度过了一个春节。
  那是异国的山村,是菲律宾南端一个有点荒凉的小镇。
  到这个四面环海,淹没在椰涛深处的小镇,华人只有三、五户,其余的是二、三千的本上村民,很难找到中国民族传统的色彩。农历新年恍惚是另一个世界的节日,是无从追寻,也是不经心的。
  可贵的是,在异国几十年的老华侨,对这个节日却是那么执著,根深蒂固。没有鞭炮和节日的烟花,没有年画和春联,他们却牢牢不放地将这个节日铭刻在心头。
  老父就是其中的一位,去到那个偏远的地方,我已将这个传统的节日遗忘了,年三十晚,老父却提醒我吃年夜饭,才使我大梦初醒。
  原来这一天,在菲律宾出生的弟弟和弟妇,忙了一整天,已弄了好几道很传统的闽菜,如炒面、面线蛋,肉丸羹等,并将其他几家华侨和侨眷也请来,与女佣、店员等在住家欢欢喜喜地吃了一顿年夜饭。
  这是一个简单而隆重的春节!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