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23

  那些日子大字报、大标语满墙满街,灯柱上都是,口号甚至写到了大街路面上。广播车从早到深夜穿梭不息,装上的大喇叭高唱毛的语录歌,传单在空中飘舞,比国庆大典还要热闹。往年在观礼台上检阅人民的党的各级领导却上了敞篷卡车,由造反的群众解押示众,头上罩的各式各样纸糊的帽子,有的特高,风吹便倒,得双手紧紧捂住。有的乾脆套上个办公室里的废纸篓,胸前一律挂了牌子,墨笔写的名字,红笔打上叉。这革命伊始,初夏之时,中学校里的孩子这样批斗他们的校长和老师;入秋时分,红卫兵又如是揪斗“黑五类”;到这隆冬腊月,斗争的对象终於轮到了以阶级斗争为职业的党的革命家,恰如伟大领袖当年在湖南起家,发动农民运动时立下的榜样。
  吴涛在礼堂的台上被大李按下脑袋,当时还很倔强,人都有尊严和义愤,不肯轻易低头,大李当腰便是一拳,肚子肥胖的吴涛疼得弯下腰,面色紫红,那头便不再抬起了。
  他坐在铺红台布的台上,以前是吴涛的位置,主持了各群众组织联合召集的批斗大会。面对这些越来越激烈的行动,他似乎也坐在火山口上,稍加抑制就同样会被赶下台去。会场上,群情激奋,党委成员接二连三一个个被点名,都站到了台前,都学会低头了,都交代揭发吴的引行,都来自上级下达的指示,都承认错误,也都一脉相承,没有一句自己的话。倒是细高个子精瘦得像乾虾米一样弯腰的党委陈副书记,灵机一动,补充揭发吴新近对党委几个核、心成员说过:“毛主席不要我们了。”
  会场气氛重新沸腾起来,众人高呼:“谁反对毛主席就叫他灭亡!”
  在一片打倒吴涛和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的口号声中,他听出了一点悲哀。这才是吴涛的肺腑之言口,可也好像在哪里听过,之後想起,中南海边的那位首长丢出吴之前便流露了这种愤懑,可这话从吴涛嘴里出来变成了悲哀。
  作为会议的主持者,他必须声色俱厉,明知道这点哀怨不足以定为反对伟大领袖,可如果不把老家伙打倒,就凭他主持了这会,吴一旦重新爬起来,会不动声色照样也把他打成反革命。
  会场上通过决定,勒令吴涛交出党委会议纪录和他的工作笔记。会後,他同哥们唐、小于三人坐上书记专用的吉姆牌黑轿车,带上吴涛本人立即去他家查抄。
  他想把这事做得平和些,没有动手,叫老头自己打开一个个抽屉和堆文件的书柜。唐和小于在翻看衣橱,又命令老头把箱子的钥匙交出来。
  “那都是些旧衣服,”老头嘟嘟嚷嚷抗议道。
  “检查检查怕甚麽?要窝藏了整群众的黑材料呢?”唐哥们擦著腰,挺神气,查抄没准也有种快感。
  老头到饭厅去问他老伴拿钥匙。正是晚饭时间,菜做好已经摆在桌上,饭厅的门开著,吴的老伴在家,还有个小女孩,他们的外孙女。吴的老伴一直待在里面,故意在同小女孩说话,他想到也许有甚么重要的东西就藏在饭厅里!可立刻又驱散这念头,没有进饭厅,也避同她们照面。
  两个月前,红卫兵查抄他那屋之後的一个星期天中午,有人敲门。”个姑娘站在门槛边,肤色白净,脸蛋明媚,侧面来的阳光照得眉眼分明,粉红的耳轮边鬓发发亮,说是房东的女儿,住在隔壁院里,来替她家收房租的。他从未去过那院落,只知道老谭和房东是老熟人。那姑娘站在房门口,接过他交的房钱,眉头微蹙,扫了一眼房里,说:
  “这屋里的家具,桌子和那张旧沙发都是我们家的,到时候要搬走。”他说这会就可以帮她搬过去,那姑娘没有接话,亮晶晶的眼睛又冷冷扫了他一眼,明显透出仇恨,扭头下台阶走了。他想这姑娘一定误解了,以为是他告发的老谭,要霸占这房。几个月之後,那姑娘再也没来收房钱,更别说搬走这些家具。等院里的黄老头替街道的房管部门代收房租时,他才知道私人的房产已一概充公了。他没有去探问这房主的情况,却牢牢记住了那姑娘对他投射的冷眼。
  他避免去看吴的老伴和那小女孩,孩子虽小也会有记忆,也会长久留下憎恨。
  唐哥们搬开一个个箱子,吴涛边开银边说这是他女儿和小孩子的衣箱,一打开面上便是乳罩和女人的衣裙。他突然感到难堪,想起红卫兵在他小屋里查抄老谭的东西翻出避孕套时的情境,挥挥手说算了吧。唐哥们又在检查沙发,掀开垫子,伸手摸索沙发扶手的夹缝,大抵是搜查者的本能,一旦承担起搜查的角色。他巴不得赶快结束,包上了几捆信件、公文材料和笔记本。
  “这都是我私人的信件,同我的工作没有关系,”吴说。
  “我们检查一下,都要登记的,没问题的话再还给你,”他驳了回去。
  他想说而没说出的是,这已经很客气了。
  “这是我…平生第二次了!”吴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这话。
  “红卫兵来过?”他问。
  “说的是四十多年前,我为党做地下工作的时候……”吴眼皮皱起,似笑非笑。
  “可你们镇压群众不也抄家吗,恐怕还没这麽客气吧?,”他也含笑问道。
  “那都是机关的红卫兵干的,我们党委没做过这样的决定!”吴断然否认。
  “可也是政治部提供的名单!要不然他们怎知道查抄谁,怎么就不也查抄查抄你呢?”他盯住吴反问。
  吴不出声了,毕竟老於事故,还默默送他们到院子门口。可他知道这老家伙同样很他,有朝一日官复原职,会毫不动容便置他於死地,他必需掌握足以把吴打成敌人的材料。
  回到机关大楼,他连夜翻看吴的那些信件,发现了一封称吴为堂兄的家书。信中写道:人民政府竟大为怀,从轻发落,但现今生计艰难,疾病缠身,家中尚有老小,唯盼堂兄能同当地政府递上句话,显然是这位亲属有甚麽政治历史问题求吴解救。他却把这封信塞进个公文包里,写上已查,没去追问,心里有个障碍。
  那些日夜他几乎不回家,就睡在充当他们造反组织指挥部的办公室里。日日夜夜,大会小会,各群众组织间串联与分歧,造反派内部也争执不休。人人像热锅里的蚂蚁烧得乱窜,个个宣称造反。老红卫兵也宣布造党委的反,改组为
  “红色革命造反纵队”,连政工干部们都成立了战斗队,变节、出卖、投机和革命与造反,也分不清楚,纷纷自找出路。原有的秩序和权力网络一经打乱,重新纠结组合,都发生在这座蜂巢样的办公大楼上下,无数的密谋又不仅仅局限在这楼里。
  无论哪一派群众组织的斗争会上,吴涛都少不了被揪斗。大年们斗得更凶,挂牌子弯腰低头不算,还反拎胳膊压住膝盖,弄得栽倒在地,如同几个月前他们整治牛充蛇神那样,把被造反派夺去的威风转移到吴涛身上,被党抛弃了的这位老书记不仅成了一头无用的老狗,而且谁都怕沾上骚臭。
  一天雪後,他在大楼的後院见吴涛在铲踩得滑溜的冰雪,见来人了便赶紧快铲。他站住问了句:
  “怎麽样?”
  老头立住铁锹,呼呼直喘,连连说:
  “还好,还好。他们打人,你们不动手。”
  吴摆出一副可怜相,明明在向他卖好,当时他想。他对这无人敢理睬的老头的同情却是在一年之後,老头总穿件打了补丁肮脏的蓝挂子,每天早晨拿个竹篾编的大莒把,低头扫院子,过往的人一眼不看,双肩下错,腮帮和眼窝皮肉松弛,真显得衰老了,倒令他生出些怜悯,但他也没同老头再说过话。
  你死我活的斗争把人都推入到仇恨中,愤怒像雪崩弥漫。一波一波越来越强劲的风头,把他推拥到一个个党的官员面前,可他对他们并没有个人的仇恨,却要把他们也打成敌人。他们都是敌人吗?他无法确定。
  “你大手软啦—.他们镇压群众的时候绝不留情,为甚麽不把他们这此一打手统统揪上台来—;”大李在造反派内部会议上这样指责他。
  “能都打倒吗?”他迟疑了!反问,
  “能把所有整过人的反过来再都打成敌人?总得允许人改正错误,讲究点策略,区别对待,争取大多数。”
  “策略、策略,你这知识分子!”大李变得暴躁而霸道,话里带一股鄙夷。
  “甚麽人都团结,都吸收进来,造反派又不是大杂烩!这是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要葬送革命的!”另一位新进入他们指挥部的党员老大姐学过党史,更为激进,冲著他来,在造反派内部也开始路线斗争。
  “革命的领导权必需掌握在坚定的真正左派手里,不能由机会主义分子掌握!”这位造反派党员大姐很激动,脸涨得像一块红布。
  “搞甚麽名堂!”他拍了桌子,在这乌合之众中也变得野性十足,却又一次感到委屈。
  那些争论、那些义愤、那些激烈的革命言词、那些个人的权力欲望、那些策划、密谋、勾结与妥协、那些隐藏在慷慨激昂後面的动机、那些不加思索的冲动、那些浪费了的情感,他无法记得清那些日夜怎麽过的,身不由己跟著运作,同保守势力辩论,冲突,在造反派内部也争吵不息。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不夺权这反就白造了!”大李火气十足,也拍了桌子。
  “不团结大多数群众和干部,这权你夺得了吗?”他反问。
  “以斗争求团结,团结存!”于拿出了《毛泽东语录》,论证他软弱的阶级根源,
  “不能听你的,知识分子一到关键时候就动摇!”
  他们都自认为血统的无产阶级,这红色江山就该属於他们。无论革命还是造反,都归结为争夺权力,这麽条真理竟如此简单,令他诧异。可他究竟要甚麽,当时并不清楚,造反也是误入歧途。
  “同志们,革命紧要关头不夺取政权,就是陈独秀!就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党员大姐引用党史,撇开他,向参加会议的人发出号召。
  “不革命的趁早统统滚蛋!”还有更激进的跟著喊,後来者总要居上。
  “谁要当这头,当去!”
  他愤然起身,离开了几十人抽了一夜菸乌烟瘴气的会议室,去隔壁的一个办公室,拉起三把椅子睡觉了。他愤慨,更多是茫然。不是革命的同路人便是造反的机会主义分子?他大概还就是,困惑不已。
  那个除夕夜就这麽不欢而散。新年之後,混战便由大李们和几个最激烈的战斗队宣布接管已经瘫痪了的党委和政治部开始的。
  “砸烂旧党委!砸烂政治部!二切革命的同志们,支持还是反对新生的红色政权,是革命还是不革命的分界线,不容含糊!”
  小于在广里喊,每个办公室人头窜动,同一些工勤人员,解押一帮老干部,还有些壮年的党支部书记,胸前都挂上牌子,由吴涛打头敲一面铜锣,在大楼里一层一层游廊示众。
  搞甚麽名堂!革命还大抵就是这样搞起来的。那些平时作为党的化身庄重的领导干部一个个搭拉脑袋,鱼贯而行,狼狈不堪,那位造反派党员老大姐则领头举拳,振臂高呼:
  “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新生的红色政权万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
  哥们唐学首长检阅的模样,频频向挤在过道里和堵在办公室门口看热闹的众人招手,引得”些人发笑,另一些则铁青著脸。
  “我们知道你反对夺权——士刖中校说。
  “不,我反对的是这种夺权的方式,”他回答道。
  这位说客是从军队转业来的政工干部,只当上个副处长—这混乱之中也是位跃跃欲试的主,笑嘻嘻对他说:
  “你在群众中比他们有影响得多,你出面我们支持,我们希望你拉出个队伍来同我们合作。”
  这场谈话是在政治部的机要室,他之前从来没进去过,机关的文件和人事档案,也包括记载了他父亲的问题的他的档案,就存放在这里。大李们夺权时把这些铁皮保险柜和锁上的文件柜都贴了封条,可也还随时可以撕掉,但这些档案却无人敢销毁。
  前中校在大食堂吃晚饭时找到他,说的是想同他个别交换交换意见,约在这里想必也别有用意,他进来的时候多少领会到了。他知道前中校背後是谁,几天前党委副书记陈把瘦骨怜峪的大手搭在他肩上就传达了这信号。陈本来主管机关政治部,平时不苟言笑,挨批斗之後脸色更冷峻了,在楼道里从他身後上前,当时前後无人,居然叫了声他的名字,还带上个同志。陈那骨节嶙峋的大手搁在他肩上不过一两秒钟,然後点了下头,便过去了,似乎是不在意的举动,却表现出意乎寻常的亲近,装做忘了他曾在大会上也批斗过他。他们比起那些造反的乌合之众,政治经验老辣得当然不是一星半点,反而向他伸出手。可他远不是玩政治的老手,也没这麽狡猾,只想到不能同他们为伍,於是重申:
  “这种夺权我不赞成,但并不反对夺权的大方向,我毕竟支持造党委的反。”
  踌躇满志的这位前中校沉吟了一下,点点头!说:
  “我们也造反。”
  这话就像说我们也喝茶一样。他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这只是我们个人间随便谈谈,刚才那番话就当没说。”前中校说完便起身。
  他也就离开了机要室,拒绝了这番交易,也隔断了同他们的联系。这场谈话不到十多天,春节过後,二月初,老红卫兵和一些一政工干部重新组合起队伍,反夺权,砸了造反派控制的机关大楼里的广一站。双方组织发生第一场武打,有人皮肉受了点伤,他当时不在场。
   
24

  所谓纯文学,纯粹的文学形式,风格和语言口、文字的游戏和语言结构与程式,它自行完成而不诉诸你的经验、不诉诸你的生活、生之困境、现实的泥坑和同样肮脏的你,这文学还值得写吗?纯文学即使不是一个遁词,一个挡箭牌,也是一种限定,你没有必要再钻进一个别人或你向自己设限的囚笼里去。
  你不为纯文学写作,可也不是一个斗士,不用笔做武器来伸张正义,何况那正义还不知在哪里,也就不必把正义再寄托给谁。你只知道你绝非正义的化身,所以写,不过要表明有这麽种生活,比泥坑还泥坑,比想像的地狱还真实,比末日审判还恐怖,而且说不准甚麽时候,等人忘了,又卷土重来,没疯过的人再疯一遍,没受过迫害的再去迫害或受迫害,也因为疯病人生来就有,只看何时发作。那麽你是不是想充当教师爷?比你辛苦的教员和牧师遍地都是,人就教好了?
  这令人绝望的努力还是不做为好,那麽又为甚么还去诉说这些苦难?你已烦不胜烦却欲罢不能—非如此发泄不可,都成了毛病,个中缘由,恐怕还是你自己有这种需要。
  你唾弃政治的把戏,同时又在制造另一种文学的谎言,而文学也确是谎言,掩盖的是作者隐秘的动机,牟利或是出名。这般功利和虚荣达不到还止不住笔!自然有更深层本能的冲动,恰同动物。同一般动物的区别则在於这冲动如此顽固而持续!不受冷暖饥饱或季节的影响而不可抑止,恰如排泄,要排泄便排泄,而较之粪便排泄不同之处,又在於还要把排泄物赋予情感和审美,壁一如说忧伤,并且把这样的忧伤和自娱纳入语言口中去。你揭露祖国、党、领袖、理想、新人,还有革命这种现代的迷信和骗局的同时,也在用文学来制造个纱幕,这些垃圾透过纱幕就多少可看了。你隐藏在纱幕这边,暗中混同在观众席里,自得其乐,可不是也有一种满足?这世界到处是谎言,你同样在制造文学的证言。动物都不撒谎,苟活在世上是怎样便怎样。人却要用谎言来装饰这人世丛林,这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远比动物狡猾的人需要用谎圭口来掩盖自身的丑陋,为也生在其中找寻点理由。用诉苦来代替痛苦,那疼痛便似乎可以忍受了,早年乡里人送葬的哀歌便有这种麻醉作用,而且会唱上瘾,教堂里做弥撒的乐曲不也是如此?
   
25

  巴索里尼把萨德的作口叩加以改编,搬上银幕,把政治权力与人性的丑恶展示给人们看,就靠的这张把真实同观众隔开的银幕,让人觉得在暴力与丑恶之外观看,那暴力与丑恶也就有其迷人之处,大抵便是艺术和文学的奥妙。
  诗人之所谓真诚,也同小说家所谓的真实一样,作者隐躲在背後如同在镜头背後的摄相者,都貌似公正,冷静,客观的镜头後面—反过来投射到底片上的也还是由爱恋和自怜,抑或自淫和受虐,那虚假的中性的眼光依然被种种欲望驱使,所呈现的都已经染上了审美趣味,却假装用冷眼漠然看世界。你最好还是承认你写的充其量只是逼真,离真实还隔了层语告口。系经营语言,把情感和审美绸织进去,而将赤裸裸的真实蒙上个纱幕,你才能赢得回顾端详的快感,才有胃口写下去。
  你把你的感受、经验、梦和回忆和幻想、思考、臆测、预感、直觉凡此种种,诉诸语言口,给以音响与节奏,同活人的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现实与历史,时间与空间,观念与意识都消融到语言实现的过程中,留下这语言制造的迷幻。
  与政治骗局相比,文学的迷幻的在於作者和读者两厢情愿,不像政治骗局中被耍的不接受也得接受!文学则可看可不看,没这种强制性。你并不相信文学就这么纯洁,所以选择文学,也不过藉此排泄。
  再说,你不论战,不以论敌的高矮来伸长或截肢,不受理论的框架来剪裁或修补自己,也不以别人的趣味来限制你言说,只为自己写得痛快!活得快乐。
  你不是超人,尼采之後,超人和群盲这世界都已经大多了。你其实再正常不过,正常得不能再正常,实实在在得不能再实在,心安理得,泰然自在,嬉笑如弥陀佛,但你也不是佛。
  你只是不肯牺牲,不当别人的玩物与祭品,也不求他人怜悯,也不忏悔,也别疯癫到不知所以要把别人统统踩死,以再平常不过的、心态来看这世界,如同看你自己,你也就不恐惧,不奇怪,不失望也不奢望甚麽,也就不忧伤了。倘想把忧伤作为享受,不妨也忧伤一下,随後再回到这极平常的你,嘻笑而自在。
  你也就不那麽愤世嫉俗了,这总也时髦。也别夸大了对权力的挑战,所以幸存,有这分言说的自由,也得到别人的恩惠。人不负我我不负人,是条虚假的原则,你既负人,人虽也负你,可你得到的恩惠加起来没准更多,诚然也是你幸运,还有甚么可抱怨的?
  你不是龙,不是虫,非此非彼,那不是便是你,那不是也不是否定,不如说是”种实现,一条痕迹,一番消耗,一个结果,在耗尽也即死亡之前,你不过是生命的一个消息,对於不是的一番表现与言说。
  你为你自己写了这本书,这本逃亡书,你一个人的圣经,你是你自己的上帝和使徒,你不舍己为人也就别求人舍身为你,这可是再公平不过。至福是人人都要,又怎麽可能都归你所有?要知道这世上的幸福本来就不多。
  “甚麽?”
  “我住在隔壁院子里,来找房东,我那房原先的房主!好几个月没人收房租了。”他准备好的解释。—
  老女人甩掉手上的肥皂沫,指了指边上挂把锁的厢房,便不再理会,哩须使劲柔差盆里的被单。
  他只能推测房东一家也出了问题,连他们住的房子也充公出让了,
  早春三月,他去了北京远郊西山里的斜河涧。从西直门那个主要是货运的火车站上狗车—是去西北远郊山区的慢车,货车的末尾挂了两节硬座车厢。学生大串联的热潮已过,到空的车厢里一刖後只零星几个乘客,他在个血。人的隔档里临窗坐下。火车穿过一个接一个仞隧道,在山谷间盘环上行,从窗。看得见喷出煤烟和蒸气的老式车头,拖著一节节货车,引空荡荡的硬座车厢在车尾摇摇晃晃。
  在一个没有站台的叫雁翅的小站,他跳下车,望著环山远去的火车,扬旗吹哨的调度员进到路基边的一间小屋里,剩下他一个人站在路轨边的碎石堆上。—
  还是上大学的时候,他就来这里义务劳动过,在山上挖坑种树。也最早春,士还没解冻二铁镐下去挖不起两寸土,几天下来手掌便打起血泡。”次为了打一浸在河里被水冲走的麻袋,装的是要种的树种,他下到冰冷刺骨的急流去打捞,差点送了命,因此得到表扬,但共青团并没要他。他和几个都没入得了团的同学,彼此互称
  “老非”,成立了个剧社,刚做了两个戏,校方学生会的干部找到他们,分别谈了话,虽然没明令禁止!这剧团却再也活动不起来,自动散夥了。
  他们排演过契诃夫的一万尼亚舅舅一,那过时的美,一个外省小庄园的姑娘,纤细善良,愤憬道: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美好的人、美好的服装,内、心也美好,都是过时的忧伤,像烧掉的老照片。
  顺著铁轨在枕木上走了一段,见远处迎面来的火车,他下了路基,朝满是乱石的河床走去。这永定河要不是雨後涨水,或上游的官厅水库闸门不开的话,河水还清澈。
  他带林来过这里,拍过照,林身腰娇美,光腿赤脚提起裙子站在水里。之後他们在山上的树丛里野餐、接吻、做爱。他後悔没拍下林躺在草丛中敞胸撩起裙子时的裸体,可这都捉摸不到了。
  还能做些甚麽?还有甚麽可做的?无需回到他的办公桌前,去照章处理那些千篇一律宣传文稿,没人管束他,也不必造反了,那种的正义的激情莫名其妙,也过去了。冲锋陷阵当了几个月的头头,那种振奋瘾也似乎过足了,毋宁说累了,够了。他应该急流勇退,不必再扮演英雄的角色。
  脱了鞋袜,赤脚走在冰冷清亮的水流中。流水涓涓映著细碎的波纹,星星点点的阳光闪亮,头脑顿时清醒。他想到应该去看他父亲,多时没有家信了,应该趁这机会人不知鬼不觉悄悄去南方一趟,找他父亲弄清楚他档案中关於“私藏枪支”的事。
  他赶在下午回到北京城里,到家取了存摺,又骑车赶在储蓄所关门之前取了钱,便去前门火车站买了当晚的车票。再回家把自行车锁在屋里,带上个平时上班的挎包,夜里十一点钟坐上了南下的特快列车。
  父子两年未见,他突然回到家中,他父亲高兴得不行,特别去自由市场买来了北方吃不到的鲜鱼活虾,下厨房自己动手剖鱼。他爸现今也学会动锅钱,一改他妈去世後郁郁寡言的样子,兴致勃勃话也多,竟关心起政治来了,一再问起从报纸上消失了的那些党和国家首脑。饭桌上喝著酒,他不便令他爸扫兴,讲了些不见报的消息,同时告诉他爸这都是党内最高层的斗争,老百姓无法弄得清楚。他爸说知道,知道,这省里、市里也一样,还说也参加了造反派,他单位里一贯整人的人事科长也靠边啦。他憋了好一会,不得不点醒一下,说:
  “爸,可别忘了反右那时候的教训——”
  “我没有反对党!我只是对他个人的工作提了点意见—.”
  他父亲立刻激动起来,拿酒杯的手跟著哆嗦,酒便泼到桌上了。
  “你又不是年轻人,你历史上有问题,你不可以加入这样的组织!你没有参加运动的权利!”他也很激动,从来没对父亲用过这种语调。
  “我为甚麽不能?”他爸重重一声把酒杯放下,
  “我历史清清楚楚的,没有参加过反动党派,我没任何政治问题!当年是党号召呜放,我只是说要撤掉同群众隔离的那道墙,讲的是他个人的工作作风,我从来没说过党的一个不字,那是他报复!这我在会上说的,许多人在场,人都听见,都可以证明,我那百来字的黑板报稿子也是他们党支部来要的!”
  “爸,你大天真——”他刚要辩驳,又被他父亲打断。
  “不用你来教训我!市要以为你读了点书,也是你妈大宠你,把你宠坏了!”
  等他爸这阵发作过去,他不能不问:
  “爸,你有没有过甚麽枪?”
  仿佛当头一棒,他父亲愣住了,渐渐垂下头,手转动酒杯,不说话了。
  “有人向我透露,我的档案中有这问题,”他解释说,
  “我就是来关照爸的,到底有没有这事?”
  “都是你妈大老实…”他父亲喃呐道。
  那就是说,确有宜一事,他、心也凉了。
  “当时,刚解放头一两年,发下一份履历表格,人人都得填,其中有武器这麽一栏,都怪你妈,没事找事,要我照实填写,我替个朋友转手卖过一支手枪…”
  “是哪一年?”他盯住问,他父亲竟然成了他审问的对象。
  “早啦,抗战时期,还是民国丕口你还没出世呢…”
  人就是这样招供的,都不能不招,他想。这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他得尽量平铮,冗主气,不可以审问父亲,於是轻声说:
  “爸,我不是责怪你。可这枪呢?
  转给了银行里的一个同事呀。你妈说要那东西做甚麽?防身壮胆子呀,那年代社会动乱,可你妈说我枪都不知道往哪打,要走火了呢?”
  他爸笑了。
  这不可以笑,他说得很严正:
  “可档案里记的是私藏枪支。”
  林告诉他的正是这话,他不可能听错了。
  他父亲愣了一下,几乎叫起来:
  “这不可能,都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父子相望,他相信他爸,胜过於档案,但他还是说:
  “爸,他们也不可能不调查。
  “就是说……”他父亲颓然。
  就是说,买枪的人如今谁还敢承认,他也绝望了。
  他爸双手覆面,也终於明白这意味甚麽,哭了。一桌还没怎么动筷子的菜都凉了。
  他说他不怪他爸,即使再出甚麽事,也还是他的儿子,不会不认他爸。
  “大跃进”过後那大灾荒的年代,他妈也是因为天真,响应党的号召去农场劳动改造,劳累过度淹死在河里,他们父子便相依为命。他知道他爸疼爱他,见他从学校回来浮肿,当时把两个月的肉票买了猪油让他带走,说北方天寒地冻甚麽营养都弄不到,这里还可以从农村高价买到些胡萝卜。他爸把滚烫的猪油倒进个塑料罐里,罐子即刻萎缩熔化了,油从桌上又流到地下,他们蹲下用小勺子一点点从地板上刮起那层凝固了的猪油时,都默默无言口,这他、水远忘不了。他还说:
  “爸,我回来就是要把这枪的事弄清楚,为的是爸,也为我自己。”
  他父亲这才说:
  “转买手枪的是我三十多年前在银行的一位老同事,解放後来过一封信就再没有联系,人要在的话,想必也还在银行工作。你叫他方伯伯,你还记不记得?他非常宣口欢你,不会出卖你的。他没有孩子,还说过要收你做他的乾儿子,你妈当时没答应。”
  家中有张旧照片,要还没烧掉的话,这他记得,这位方伯伯秃顶,胖胖的圆脸,活像一尊弥陀怫,可穿西装,打的领带。骑坐在这穿西装的活佛腿上的那小孩子,一身毛线衣,手捏著一支派克金笔,不撒手,後来这笔就给他了,是他小时候一件货真价实的宝贝。
  他在家只过了一天,便继续南下,又是一天”夜的火车。等他找到当地的人民银行询问,接待他的是个青年,造反派群众组织的,又问到管人事的干部,才知道方某人二十年前就调到市郊的一个储蓄所去了,大概也属於以前的留用人员不受信任的缘故。
  他租了一辆白口行车,找到了这储蓄所。他们说这人已经退休了,告诉了他家的地址。在一楝二层的简易楼房里,过道尽头,他问到系个围裙在公用水池洗菜的一个老大婆,老太婆先愣了一下,然後反问:
  “找他做甚麽?”
  “出差路过,就便来看望这老人家,”他说。
  老大婆支支吾吾,在系的围裙上直擦手,说他不在。
  老人低头不知找寻甚麽,然後手端起茶杯,颤颤的。他说不需要老人证明,只是请他说一说情况:我父亲是不是托你转手卖过一支手枪?
  他强调的是卖,没说是老人买的。老人放下茶杯,手也不再抖了,於是说:
  “有这事,好几十年前啦,还是抗战时期逃难嘛,那年头,兵荒马乱,防土匪呀,我们在银行里做事多年,有点积蓄,钞票贬值呀,都换成了金银细软,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有根枪以防万一。”
  他说,这他父亲都说过,也不认为这有甚麽,问题是那枪的下落至今一直成了悬案,他父亲私藏枪支的嫌疑也转到他的档案里了,他说得尽量平实。
  “都是想不到的事呀!”老人叹了口气,
  “你爸爸的单位也来人调查过,想不到给你也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还不至於,但是一个潜在的麻烦,为了应付有一天发作,好事先、心里有数。”
  他再一次说明不是来调查,摆出一副微笑,让老人放心。
  “这伧是我买的,”老人终於说了。
  他还是说:
  “可我父亲说是托你转手卖的一
  “那卖给谁了?”老人问。
  “我父亲没说,”他说。
  “不,这恰是我买的,”老人说。
  “他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我後来把它扔到河里去了。”
  “他知道吗?”
  “这他哪里知道?”
  他也就没有甚么可说的了。
  “可你爸为甚么要说呢?也是他多事!”老人责怪道。
  “他要是知道这枪扔到河里去了……”他替他父亲解释道。
  “问题是他这人也大老实了!”
  “他也可能怕这枪还在,怕万一查出来,追问来源——”
  他想为他父亲开脱,可他父亲毕竟交代了,也连累到这老人,要责难的还是他父亲。
  “想不到,想不到呀……”老人一再感叹二谁又想得到这三十多年前的事,你还没生下来呢,从你父亲的档案又到了你的档案里—.一
  在河床底连渣子都铺完了的这支不存在的枪,没准也还留在这退休的老人的档案里呢,他想,没说出来,转开话题:
  “方伯伯,你没有孩子一.
  “没有。”老人又叹了口气,没接下去说。
  老人已经忘了当年想要收他当乾儿子的事,幸好,否则老人的心惰也得同他父亲那样更为沉重。
  “要是再来调查的话——”老人说。
  “不,不用了,”他打断老人的话。他已经改变了来访的初衷,没有理由再责怪他们,这老人或是他父亲。
  “我已经活到头了,你听我把话说完,”老人坚持道。
  “这东西不是已经不存在了吗?不是锈都锈完了吗?”他凝望老人。
  老人张嘴哈哈大笑起来,露出稀疏的牙,一滴泪水从那下垂的眼皮下流了出来。
  老人同他老伴张罗,一定要留他吃饭,他坚持谢绝了,说还得回城里退掉租的山口行车,赶晚上的火车。
  这位方伯伯送他出了楼,到了大路口,一再挥手,叫他问他爸好,连连说:
  “保重!保重呀!”他骑上车,等回头看不见老人的时候,突然明口过来:这番查证多此一举,有个鸟用?
   
26

  你总算能对他作这番回顾,这个注定败落的家族的不肖子弟,不算赤贫也并非富有,界乎无产者与资产者之间,生在旧世界而长在新社会,对革命因而还有点迷信,从半信半疑到造反。而造反之无出路又令他厌倦,发现不过是政治炒作的玩物,便不肯再当走卒或是祭品。可又逃脱不了,只好带上个面具,混同其中,苟且偷生。
  他就这样弄成了一个两面派,不得不套上个面具,出门便带上,像雨天打伞一样。回到屋里,关上房门,无人看见,方才摘下,好透透气。要不这面具戴久了,一在脸上,同原先的皮肉和颜面神经长在一起,那时再摘,可就揭不下来了。顺便说一下,这种病例还比比皆是。
  他的真实面貌只是在他日後终於能摘除面具之时,但要摘下这面具也是很不容易的,那久久贴住面具的脸皮和颜面神经已变得僵硬,得费很大气力才能嘻笑或做个鬼脸。
  他生来大概就是个造反派,只是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宗旨,没有主义,不过出於自卫的本能,後来才明白那造反也落在人的指挥棒下,已经晚了。
  他从此没了理想,也不指望人家费脑筋替他去想,既酬谢不了,又怕再上当。他也不再空想,也就不用花言巧语骗人骗己。现今,对人对事都已不再存任何幻想。
  他不要同志,无需和谁同谋,去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也就不必谋取权力,那都过於辛苦,那种无止尽的争斗大劳神又大资、心,要能躲开这样的大家庭和组合的集团,真是万幸。
  他不砸烂旧世界,可也不是个反动派,哪个要革命的尽管革去,只是别革得他无法活命。总之,他当不了斗士,宁可在革命与反动之外谋个立锥之地,远远旁观。
  他其实没有敌人,是党硬要把他弄成个敌人,他也没辄。党不允许他选择,偏要把他纳入规范,不就范可不就成了党的敌人,而党又领导人民,需要拿他这样的作为靶子来发扬志气,振奋精神,鼓动民众,以示奋慨,他便弄成了人民公敌。可他并不同人民有甚麽过不去,要的只是过自己的小日子,不靠对别人打靶谋生。
  他就是这样一个单干户,而且一直就想这麽干,如今他总算没有同事,没有上级,也没有下属,没有领导,没有老板,他领导并雇用他自己,做甚麽便也都、心甘情愿。
  他也就不那麽愤世嫉俗,照样食人间烟火,还特爱好祖国的烹调,这也是从小养成的胃口,他母亲就做的一手好菜。他当然也吃西餐—法国大菜自然不用说,义大利的通心粉据说是马可波罗从大唐帝国带去的,可撤的调料却是中国没有的乾奶酪。日本生鱼火锅一上冲鼻子的芥末,还有俄国的鱼子酱,特别是黑色的,也都蛮好吃。再如朝鲜的烤肉和酸辣泡菜,如果又能就上印度薄饼的话,想必会是”绝,他只是吃不了淡而无味的肯特鸡,胃口有点挑剔,也因为他童年毕竟沾过点好日子的边。
  他还好色,少年时就偷看过他母亲还年轻美好的裸体,在他母亲洗澡的时候。从此,由衷喜爱漂亮女人,而他没女人的时候,便自己下笔,写得还相当色情。这方面,他毫不正人君子,甚至羡慕唐璜和喀萨诺瓦,可没那艳福,只好把性幻想写入书中。
  这就是你给他写的鉴定,以代替在中国没准还保存而他、永远也看不到的那份人事档案。
   
27

  望著裂开的纸糊的顶棚,夜里耗子在上面跑来跑去,彻夜打架,弄得裂缝越来越大,棉被都落上一条条黑绒绒的灰尘。他从来还没这样无聊过,无所事事,不必早起按时去上班!也不再忙於造反。不读书也不留文字,可读的书也统统装进了木箱和纸盒子里。他必须保持清醒,免得再回到白日梦里。可隔壁那退休工人屋里早起收音机就开得山响,唱的是革命样板戏一红灯记一,令他烦躁不安。即使手淫,还要蒙上被子,闭上眼睛努力回味林赤裸炽热的身体,也还是抵制不了义正辞严声调高昂的唱词,只弄得非常沮丧。
  他想借把梯子把顶棚的裂缝糊起来,可这蓬松下陷的纸壳弄不好全塌下来,多少年的积尘还不把满屋子搞得乌烟瘴气,就更没法收拾,糊顶棚也是门手艺。他把老谭床上堆的杂物挪到墙角,把褥子铺到那床上去,自己的那床乾脆拆掉,老谭肯定是回不来了。
  想逍遥也无处可去,唯一可做的事是上街买群众组织出的小报,还有各种各样的揭发材料,回到屋里做完饭,再边吃边看。他从首长们接见各群众组织的讲话中琢磨出不同的口径和弦外之音,一个个慷慨陈词,却又像走马灯样不停更换,昨天还在解说毛的最新指示,没准明天或是後天,那暗藏的杀机便落到自己头上,成为反党的罪犯。他当初造反的热情也冷却了,心中的疑问不断上升,可又不敢确认。
  他还得时不时去机关大楼里照一下面,在他们造反派的总部坐一会,这时候好些组织分裂後又联合组成了总部。人来人往的,他抽几根烟,聊一会天,无非露个面,听听消息,乘人不察觉便溜了。这大楼里没完没了的斗争与重新组合与新的斗争,他也没兴趣了。
  最热闹消息最多的地方总在长安街上,每次上机关大楼都绕道一趟。中南海赭红的高墙外,搭满了帐篷和席棚,巨大的红布横幅
  “首都无产阶级革命派揪斗批判刘少奇火线联络站”,加上各大学造反派的红旗招展,数百个大喇叭夜以继日通宵达旦高唱战歌,以最高领袖红太阳的名义声讨国家主席,连这场面也不再令他激动。
  “刘少奇的女儿揭发她老子的最新材料!看哪,看哪!用革命经费打成金鞋拔子,吞为己有,刘少奇前妻的揭发!”
  围住叫卖小报的一圈人中,他认出了中学时的同学大头,从背後拍了下肩膀,大头一惊,回头见他才释然笑了。大头拎个人造革的黑提包,也买了一包小报和材料。
  “走,上我那里去!”他萌生出一种旧情,大头成了他已丧失的生活最後的一线联系。
  “我买瓶酒去!”大头也兴奋起来。
  两人骑上车,到东单菜场争著买了些熟食和酒,回到他那屋里。下午的阳光照在窗帘上,室内暖洋洋的,几杯酒後更是面红耳热。大头说运动一开始就给揪出来了,人揭发他诋毁毛的哲学只两本小册子,在宿舍里聊天不当、心说走了嘴。就这麽一句话,如今人们有的是更大的目标,他这点反动言论也搁置一边顾不上了。还说他可是一张大字报也没贴过!这运动轮不到他的份,可他那数学也没法搞了,就收罗小报,偷看闲书。
  “甚麽书?”他问。
  “一资治通鉴一,从家里带来的。”笑容凝固在大头酒後泛出红光的圆脸上。
  这帝王术他向来没有兴趣,还不明白大头那笑容的涵义。
  “你没有读过吴睑的一朱元璋传一?”大头反问他。那是一个试探,大头伸出了触角。
  这文革就是从批判吴念开始的,北京市的副市长,明史专家,早年写过本明大祖如何诛杀开国元勋和功臣的书,运动刚刚开始便由日杀了,开了随後无数由p杀的先例。他明(口了这暗示,对他、心中的疑问是个确认,手指敲了一下桌子,叫道:
  “你这鬼,”
  大头眼镜片後透出晶晶目光,似笑非笑,已经不是少年时那个书默子了。
  “倒是翻过,当时以为是历史,老皇历了,没想到二…:绕了个大弯子一.”他也进而试探,问。
  “印地安人的飞来器……”大头接茬,笑嘻嘻的。
  “可不也是辩证法?”
  “就不知道更高还是更低了……”
  隐语和腹语,不可直说的和不能说出的,帝王统治术加意识形态,抑或意识形态装饰的政治权术,历史大於意识形态,而现实呢?
  大头收敛了笑容。隔壁的收音机还在唱,这回是毛夫人指导的另一个样板戏八红色娘子军一:
  “向前进,向前进,革命的担子重,妇女的怨仇深—.”这位一直被党的元老们限制不得参政的江青同志壮志正在得以实现。
  “你这里怎么这么不隔音?”大头问。
  “那边收音机开著倒还好住了”
  “你房里没个收音机?”
  “同屋的老谭有个半导体的被查抄了,人还一直隔离在机关里。”
  两人沉默良久,隔壁收音机里的唱词听得清清楚楚。
  “有棋子吗?下盘棋吧!”大头说。
  老谭倒有一副骨雕的象棋,他从堆在墙角装雒物的纸盒里找了出来,挪开酒菜,在桌上摆了起来。
  “你怎麽想起这书的?”他回到刚才的话题,走了一子。
  “报上刚开始批吴昭的时候,我老头叫我回家了一趟,说他申请退休了……”
  大头推动棋子,压低声音,说得故意含混。大头的父亲是历史教授,还有个民主人士的甚麽头衔。
  “姓吴的那书你有吗?还能不能弄到?!”他又走了。
  “我家就有,老头叫我看的,这会早烧了,谁还敢藏那书?只叫我把家里那部线装的一通鉴一带来了,还是明版的刻本,就算留给我的遗产,这书是毛老头早先叫高干读的,要不这如今也留不下来。”那毛字大头说得很轻,”带而过,又推一子。
  “你老头还真精!”他说不清是赞叹还是叹息,他没有一位这样明事理的家长,他父亲那麽糊涂。
  “也晚啦,不让他退休,加上他以前的历史问题,还是揪出来了。”大头摘下眼镜,一双失去光泽的高度近视眼,贴近棋盘瞅了瞅,说:
  “你这下的甚麽屎棋?”
  他於是把棋子”手唬了,说:
  “玩不了,都是傻屏!”
  这粗话叫大头楞了一下,突然格格笑了起来。两人便哈哈大笑,眼泪水都流了出来。
  你们可要注意啦—.这番议论要被人告发,就足以置於死地。恐惧就潜藏在人人心里,却不敢言明,不可以点破。
  等天黑了,他先到院子外去倒垃圾,拾了一筒啃剩下的鸡骨头和煤炉渣!见邻居的房门都关上了,大头赶紧骑车走了。大头住的是集体宿舍,仍在审查之中,虽然有他老父的关照,也已经晚了,到军人进驻实行管制清理阶级队伍的时候,在集体宿舍闲聊说走了嘴的那麽一句话!就成了大逆不道的罪行,弄到农场劳改,放了八年的牛。
  同大头那次谈话之後,生出的恐惧令他们相互避,不敢再有任何接触,相隔十四年才再度见面。大头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在美国的一位叔父帮他联系了一所大学去深造。拿到护照和去美国的签证後,大头来告别。说起那次见面,酒酣耳热,点破了这毛老头发动文革的谜底。
  大头说:
  “要是你我那天的讲话兜了出来,那就不是放牛了,这脑袋还不知在不在!”又说这”去美国,要能在大学里弄到个教职,恐怕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当时,十四年前的那天晚上,大头走後,他敞开房门,让一屋子的酒气散净。之後插上门,从兴奋与恐惧中冷却下来,躺到床上,望著顶棚的那道黑缝,好比突然捅开了一个蚂蚁窝,里面黑压压一片蠕动和混乱,那顶棚随时都可能塌陷下来,令他周身发麻。
   
28

  又到了冬天。炉火封上了,他靠在床头,只台灯亮著,一个有夹子的铁罩子扣在灯泡上,把灯光压得很低,照著花格子的被面,上身在暗中,望著被子上那一圈光亮。”个巨大无边的棋盘,输赢都不由棋子决定,暗中操作的是棋手,一颗棋子想有自己的意志,不肯糊里糊涂被吃掉,岂不在发疯?你还够不上当个微不足道的小子儿,无非是只蚂蚁,乱脚下随时随地都会被踩死。而你又离不开这蚂蚁窝,只能在蚁群里胡混,哲学的贫困或贫困的哲学,从马克思到那些革命贤哲,谁又能预料得到这革命带来的灾难和精神的贫困?
  敲窗玻璃的声音,他先以为是风,窗户从里面严严实实糊上棉纸,也拉上了帘子。又是轻轻两声。
  “哪一个?”他坐起问,却没动静了,於是从被窝里起来,赤脚走到窗边。
  “是我。”窗外一个女人的声音,很轻。
  他猜不出是谁,拔了门栓,开了一线门缝,跟著一股冷风,萧萧推门进来了。他十分惊讶这中学女生深夜怎麽来了,他穿的短裤,赶紧钻进被窝,让女孩把门关上。刚合拢的房门又吹开了,寒风呼呼往屋里直灌,萧萧便靠在门背,顶住门。
  “把门插上,”他说这话时并无、心,却见女孩迟疑了一下,转身捏住铁销,然後轻轻插上了,他心里一动。女孩解下把头严严包住的棉线长围巾,露出苍白文静的脸,垂下头似乎在喘息。
  “萧萧,怎麽啦?”他坐在床上问。
  “没甚麽”,女孩抬起头,依然站在门边。
  “冻坏了吧?把炉子打开。”
  女孩把毛线手套摘了,舒了口气,便拾起炉边地上的铁钩!打开炉门和封住煤火的铁盖子,仿佛这就是她该做的事。看得出来,这瘦弱而不起眼的姑娘在家也不受骄宠,做损了家务。
  萧萧是同一帮中学生来他们机关参加运动的,很快也分成两派,这女孩和几个女生倾向他们这”派,可都像风一样来来去去,激烈了几天就不见了。只有萧萧还经常来他们总部,也不像别的女孩那麽咋咋呼呼热中辩论,总静静待在一边,不是看看报纸,就是帮忙抄写大字报,她毛笔字写得还可以,也有耐、心。一天下午,要赶写一批反击对方的大字报,抄完张贴好已晚上九点多钟了。萧萧说家在鼓楼,他也顺路,便叫女孩坐在自行车後架上,带上她。先经过这院子门口,他问是不是吃点东西再走,萧萧便同他进屋,还是女孩动手煮的面条。吃完,他又骑车送她到一个胡同口,萧萧说不用再进去,跳下车,一溜烟跑进胡同里去了。
  “吃过饭了?”他照例问她。
  萧萧点点头,挫著手,炉火映照的那脸立刻烤得红通通的。他有段时间没见到这姑娘了,在等地说明来意。萧萧依然默默坐在炉边的椅子上,烤热的双手捂住变得妩媚的脸蛋。
  “最近做甚么呢?”他只好又问,端坐在床上。
  “不做甚麽。”萧萧捂住脸,望著炉火。
  他等她说下去,女孩又没话了。
  “那你们学校里这会儿干甚麽呢?”他於是再问。
  “学校玻璃都砸了,冷得待不住,没人去,同学都到处乱窜,也不知要干甚麽。”
  “那不正好,你可以待在家里,又不用上学。”
  女孩没有回应。他弯腰把搭在床那头架子上的长裤拉过来,正要起床。
  “你躺著好了,没事。就来同你说说话的。”萧萧这才转过身,抬起头望他。
  “那你自己泡茶!”他说。
  萧萧依然坐著不动。他揣度她的来意,红扑扑的脸蛋上变得晶莹的目光立刻闪开。
  “有点热,我脱了棉衣?”萧萧说,像是问自己,又像是问他。
  “热就脱了,”他说。
  女孩站起来,脱了大棉袄,里面没有罩衫,露出一身暗红的毛线衣!箍住上身,他於是看见隆起的胸脯,有些别扭,说:
  “我还是起来吧!”
  “不用,真的不用,”萧萧又说。
  “这麽晚,要邻居看见了不好二他还是有顾忌。
  “院子里漆黑的,只你窗上有点反光,没人看见我进来,”萧萧的声音一下子变得非常轻,刹时间,这还陌生的女孩同他竟然如此亲近。
  他点头示意让她过来。萧萧走到他床前,两腿贴住床沿,他、心猛然坪枰跳了起来,又听见索瑟声响。萧萧扯起毛衣和东在腰里的洗得褪色淡淡发白的水红棉衫,露出光光的细小的身胶和下半圈奶。他不觉伸手按在上面,女孩一手捏住他手背,他不明白是要引导还是阻止他抚摸,抬头却看不清萧萧的眼神。灯罩下,光圈里细柔的肌腹明晃晃的,他手掌压迫的小奶下沿突起一道嫩红的伤痕。女孩细巧的手指紧捏住他手,他顾不得问这伤痕怎么来的,手便硬伸进女孩贴身的衣衫里,握住了乳房,倒不像看上去那麽瘦弱,柔嫩而鼓涨。萧萧喃喃呐呐,他分不清也来不及分辩她说的是甚麽,一手抱住,女孩便伏倒在床上。
  他不记得这女孩是怎样到被子里来的,又怎样解开裤腰上扣得很紧的纽扣,那光滑润泽的骼间还没长茸毛,他不知道她是不是处女,只记得她没有扭捏,不加抗拒,没接吻,也没脱厚厚的绒裤,只褪到膝盖下,任他把手伸进去抚摸。随後又撩起毛线衣和棉衫,在被子里!涂射在她柔软的小腹上一片润滑。他还记得的是,这姑娘偎依在他身边,仍然闭著眼,台灯罩子下光亮直照两片艳红的圆唇,微微启开,令他对原先并不起眼好像还没长开的这姑娘有一股柔情。他没有料想到这事,没有准备,又怕她怀孕。他不敢再进一步,不敢真享用她。他不明白地的来意是不是就这个,不明白地出示乳房上的伤疤要表示的是甚麽,他不知道明天该怎麽办,不知道他的明天和女孩的明天,他们还有明天吗?
  他静静躺著,听见桌上的钟滴答滴答在走,四下如此安静。他想问问这伤痕,这女孩显然为此而来,想好了才有这决、心和举动,他侧身望著地良久,又怕打破令人屏息的沉寂,秒针的滴答声提醒他,时间正在流逝。就在他抬起身看钟的当口,萧萧睁开了眼!在被子里拉起衣裤,扣上了裤腰的纽扣,坐了起来。
  “你要走?”他问
  萧萧点点头,从被子里爬出来,脚上还穿的一双紫红的毛线袜,下床弯腰穿鞋。他始终躺著,默默看著地套上棉袄,连头包里上长围巾,整理完毕,见她把放在桌上的毛线手套拿在手里!他这才问了一句:
  “出甚麽事了?”他山口己都觉得声音乾涩。
  “没事,”萧萧低头说,摸著手套,然後一个手指l个手指套上。
  “有事就说!”他觉得必须说这话。
  “没事,”萧萧依然低头,随即转身,启动门上的插销。
  他赶紧起身,赤脚踩在冰冷的砖地上,想留住这姑娘,可立刻又意识到他会效甚麽。
  “别出来,会著凉的,”萧萧说。
  “你还会来吗?”他问O
  萧萧点了点头,便出门把房门缓缓拉上。
  可萧萧再没有来过,在他们造反派总部办公室也没再出现。他没有萧萧家的地址。这女孩是那一伙中学生里在他们机关留得最久的一个,他无从打听她的下落,只知道她叫萧萧,也许还是同学间叫的小名。他清楚的只是这叫萧萧的女孩乳房上,左奶,不、右奶,在他左手,这女孩的右奶,下方有一条将近一寸长还很嫩的肉红色伤疤。他记得这姑娘是顺从的,没有扭捏,就要向他显示那伤疤,以此博得他同情或是诱惑地?她十六或许十七岁?胯间还光溜溜的,那少女的躯体就足够美好,足以刺激他,也许正因为这女孩大年轻大柔弱了,他才怕承担责任。他不知道萧萧的父母是不是也受到冲击,再也无法知道那伤疤的由来。这女孩正是因为这伤疤才来找他?求他保护寻求依靠?或是也出於恐惧和茫然?希望得到安慰才上了他床?他却不敢接受,不敢将她留下。
  接连有一段时间,他早晚骑车离家或回家路上,总绕道经过萧萧下车的那个胡同口—住从未碰上。这才後悔没留住萧萧,没对这姑娘说过一句亲热和安慰的话,如此小心,江此过分谨慎,又如此窝囊。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